聯系電話
傳熱方式 | 間壁式換熱器 | 流道截面積 | 0.85m2 |
---|---|---|---|
應用領域 | 醫(yī)療衛(wèi)生,環(huán)保,食品/農產品,化工,石油 | 材質 | 碳鋼、不銹鋼 |
承壓 | 0-1.6MPA |
丹東管殼式換熱器廠家是以封閉在殼體中管束的壁面作為傳熱面的間壁式換熱器。
基本信息
結構:主要由殼體、管束、管板和封頭等部分組成,殼體多呈圓形,內部裝有平行管束或者螺旋管,管束兩端固定于管板上。此外,還有折流板(或折流桿)等部件,折流板可提高殼程流體速度,增強流體湍流程度。
工作原理:屬于間壁式換熱器,其換熱管內構成的流體通道稱為管程,換熱管外構成的流體通道稱為殼程。管程和殼程分別通過兩種不同溫度的流體時,溫度較高的流體通過換熱管壁將熱量傳遞給溫度較低的流體,溫度較高的流體被冷卻,溫度較低的流體被加熱,進而實現兩流體換熱的工藝目的。
材質:外殼材質主要有碳鋼、碳鋼與其他金屬元素的復合鋼板、不銹鋼(304、316L)等;換熱管束主要材料為不銹鋼、紫銅。也可根據介質的不同,選用碳素鋼、銅管及其特殊材質。
特點
優(yōu)點:結構簡單、造價低、流通截面較寬、易于清洗水垢;能使用各種結構材料(主要是金屬材料)制造,可在高溫、高壓下使用;具有高效的熱傳導性,能實現熱量在兩種流體間的快速傳遞,提高熱交換效率;機械強度較高、耐腐蝕性能好,能適應惡劣工作環(huán)境。
缺點:傳熱系數相對較低、占地面積大;管束與殼體的壁溫或材料的線脹系數可能存在較大差異,熱交換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熱應力,威脅設備安全運行;管束一般不易進行機械清洗,且損壞時更換成本較高、維修難度較大;結構相對固定,對于某些特殊應用場合,難以滿足特定工藝要求。
丹東管殼式換熱器廠家
類型
固定管板式:管束連接在管板上,管板與殼體相焊。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緊湊、能承受較高壓力、造價低、管程清洗方便、管子損壞時便于堵管或更換,排管數比U形管換熱器多;缺點是當管束與殼體的壁溫或材料線脹系數相差較大時,會產生較大熱應力,需設置柔性元件(如膨脹節(jié)),且不能抽芯進行機械清洗。適用于殼程側介質清潔不易結垢、不能進行清洗、管程與殼程兩側溫差不大或溫差較大但殼側壓力不高的場合。
浮頭式:兩端管板中只有一端與殼體固定,另一端可相對殼體自由移動,稱為浮頭。浮頭由浮頭管板、鉤圈和浮頭蓋組成,是可拆連接,管束可從殼體中抽出,管束與殼體的熱變形互不約束,不會產生熱應力,一端可自由浮動,可用于大溫差場合;缺點是結構復雜、造價高、設備笨重、材料消耗大,浮頭端結構復雜影響排管數,浮頭密封面在操作時易產生內漏。適用于殼體和管束之間壁溫差較大或殼程介質易結垢的場合。
U形管殼式:只有一塊管板,管束由多根U形管組成,管的兩端固定在同一塊管板上,換熱管可以自由伸縮,以U形管尾部的自由浮動解決了溫差應力的問題,結構簡單、價格便宜、承壓能力強;缺點是由于受管彎曲半徑的限制,布管較少,殼程流體易形成短路,壞一根U形管相當于兩根管,報廢率較高。適用于管殼壁溫差較大或殼程介質結垢需要清洗,又不適宜采用浮頭式和固定管板的場合。
填料函式:特點與浮頭式相似,浮頭部分在殼體外,在浮頭與殼體的滑動接觸面處采用填料函密封結構。
應用領域
管殼式換熱器是液 - 液、液 - 汽、汽 - 汽進行熱交換的理想設備,廣泛應用于化工、石油、石油化工、電力、輕工、冶金、原子能、造船、航空、供熱、制藥、食品、紡織、造紙等行業(yè),可用于加熱、冷卻、熱回收、快速滅菌等。
選型要點
控制參數:主要控制參數為加熱面積、熱水流量、換熱量、熱媒參數等。
其他要點:根據已知冷、熱流體的流量,初、終溫度及流體的比熱容決定所需的換熱面積;選用時注意壓力等級、使用溫度、接口的連接條件;換熱器的壓力降不宜過大,一般控制在0.01 - 0.05MPa之間;流速大小應考慮流體黏度;高溫水進入換熱器前宜設過濾器;熱交換站中熱交換器的單臺處理和配置臺數組合結果應滿足熱交換站的總供熱負荷及調節(jié)的要求。